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2019年1月11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军事课是当前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个人认为高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军事课:
一、围绕教育“一个根本”,即立德树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高校军事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教育的首要问题,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军事教师要把思想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
二、树立学生“两个意识”,即“忧患危机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高校军事课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大纲》中“中国国防”章节内容,通过对中国国防概述、国防历史与启示等内容的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明确“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教师要围绕《大纲》中“国家安全”章节内容,通过对国家安全形势、国际战略形势等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的道理,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贞观政要》)的深刻道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他们忧党、忧国、忧民,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他们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将其作为一种责任和一种担当。
三、引导学生“三个热爱”,即爱党、爱国、爱军
高校军事课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对中国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建设、武装力量、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等内容的重点讲解,要引导学生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道理,了解国防法规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理解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树立为国防科研奋斗的决心与信心。通过不少于14天的军事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令行禁止、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作风和良好的战斗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军事素质,进而自觉做到爱党、爱国和爱军。
四、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李世民曾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高校军事课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通过对近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我国国防建设成就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们了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打赢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等局部战争的伟大胜利。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强”。让学生牢记新中国建立历程,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五、强化学生“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军事教师的课堂讲授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中国梦将国家、民族和个人有机融合为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能好,领会“一寸赤心惟报国”,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学习《孙子兵法》和了解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国防工程的价值,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之,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引用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泾溪》中“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诗句,来引起全社会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视。我们坚信,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扎实推进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一定能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秦皇岛日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校留学生:我们很安全 为中国加油
下一条:【学习强国】河北秦皇岛:外国留学生感受浓浓“中国年味”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