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专题新闻 >> 携手战“疫” 东秦人在行动 >> 正文

“云端”开课,别样精彩——记社科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课程

日期:2020年04月27日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院   作者:袁媛   编辑:齐芳   关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课程由社科院柴冰老师和秦飞老师共同授课。线上教学是首次尝试,如何将线上课堂和“面对面授课”等质同效是她们研究探讨的关键问题。在前期准备和课堂实践中,两位老师运用多种教学平台组合,进行多元互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探索:“慕课学习+文献研究”拓展学生视野,“章节测验+札记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问题收集+语音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困惑,确保在线教学高质、高效。

3月2日正式开课前,一份完备的在线教学方案制作完毕。这是一份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凝聚了心血与智慧的教学指南,内容丰富、清晰明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在线课堂纪律要求、考核要求与依据均囊括其中。完成了教学计划,下一步便是搭建线上课堂,在社科院院长董劭伟的主导下,师生建立了微信群,柴冰和秦飞通过对比多个APP,最后选择了“学习通”作为授课平台。开课前,两位老师在微信群中指导学生下载注册,帮助所有学生顺利做好前期准备。

3月3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迎来了第一堂课。上课时间一到,同学们便接到了柴冰老师的群聊语音,假期之后的第一堂课正式从这通语音电话中开启。老师了解了大家的学习环境之后,安排了具体的学习任务——超星慕课。“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体验了不一样的授课方式”柴冰谈道。超星慕课中有老师精心挑选好的“大牛”课程,在众多优质教学资源中,两位老师选择了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知名学者的慕课视频,精心编排组成了逻辑贯通、彼此相连的23个章节,每节课开放三节供大家学习。杜维明、成中英、汤一介、许倬云的联合讲授无疑是一次学术盛宴,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的关系。

课程之后,老师上传了精心挑选的三五篇文献供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撰写提交课程札记,以此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疑难问题。而学生的学习札记也就成了下次课程连线部分的主讲内容,凡是学生在札记中提到的问题,两位老师都提前收集记录,在课程连线中逐一讲解,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题;遇到有争议的地方,两位老师都会停下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再在自己的理解之下提供指导,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阅读论文的所得,在“云端”陪伴着学生共同进步。秦飞在论文解读中还特别提醒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构建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其写作方法。在两位老师的坚持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课程形成了“课上慕课学习、课后论文学习、二次课教师线上答疑”的特定模式,帮助学生在学、思、论中掌握知识、拓宽思路。

4月21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如约而至。课程时间一到,通话邀请再次响起,线上答疑之后却迎来了与往常不同的环节,学生成了这次课的主角,每位同学都对这八周的学习进行总结,谈其感想与收获,更重要的是谈自己对课程论文的构想、写作计划。柴冰、秦飞,还有专门听课的院长董劭伟,对学生的论文构思逐一点评,并给出写作建议。

来往交流中,下课时间已到,但两位同学没有讲完,三位老师在征求大家意见后接续指导,保证每一个提问都有回应,每一个疑惑都要解答。在老师们专业、耐心的指导下,学生的论文主题和写作思路逐渐清晰。

特殊时期,网上学习、“云端”相聚是独特难忘的经历。疫情当前,社科院老师以其充分的准备、足够的耐心、专业的知识、精细的讲解,让这门开在“云端”的课程依旧完满。

上一条:齐心协力共战“疫”——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开展疫情防控系列工作

下一条:穿破疫情壁垒,做好在线教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线教学工作纪实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