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祖(1879—1944),出生于浙江嘉兴的海盐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藏书家,现代史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朱希祖日记》上中下三卷本,为学者提供了解朱希祖精神世界的一手史料,打开了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朱希祖心路历程的大门。《朱希祖日记》起于1906年日本留学,止与1943年的抗战即将结束之际,时间跨度较大。然而由于战争的缘故,朱希祖部分年限的日记已经散轶。目前仅留下1906、1908、1913、1929、1932—1943年的日记。其中《朱希祖日记》保存较完整的便是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的内容。这些珍贵的文字记录为我们再现了战争下朱希祖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出其最真实的感受、最深切的情感。日记本身就具有日常性和个体性的特点,它是个人日常生活的细化和情感世界的外露。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个人生活,但是人不是孤立的社会存在,个体生活在大的社会环境之下,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日记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个人记录。朱希祖日记所记录的内容既是个体内心世界的披露,也是当时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在历史变局中,朱希祖以学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改革和民族救亡当中,他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以历史关照现实,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其所思所为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在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之下,每位中华儿女都难以幸免。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无论是国统区、沦陷区、还是解放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此起彼伏,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爱国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强烈要求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作为民国著名的史学家朱希祖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他的学术救国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显得尤为强烈。据《朱希祖日记》记载1932、1933年,朱希祖南下广州中山大学,此时的他便开始深深忧虑起国家的命运。他痛恨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行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他不赞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发出“重视内讧而轻置外患,亡国无日矣”的叹息。1934—1936年朱希祖受聘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广泛搜集中国历史上伪楚、伪齐之史料,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伪政权在中国不可能长久的历史必然性,为中国人民增强战胜外来侵略的信心。1937—1943年,朱希祖随中央大学迁入重庆,虽然每天忍受着狂轰滥炸,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他依然不忘为国解忧,分析时局的变化,阐发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国家有所帮助。此外他积极参与筹建国史馆,为国家保存精神文脉。他认为“国可亡,而此历史不可亡,则我民族或不致于沦灭乎。” 只要中华历史不亡,则中华民族就永远不会被打败。朱希祖对自己的国家民族饱含着无限的深情,家国情怀贯穿生命的始终。
在《朱希祖日记》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时代变动中朱希祖的心态变化、情感波动、心理活动,窥探其内心深处最深沉的情感。日记中作者的家国情怀主要可以细化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家的情感,这部分主要表现了残酷的战争给朱希祖及其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体现个体在战争中的情感变化和生存困境。战火之下交通被严重破坏,家人四分五散,朱希祖感受到深深的离乱之忧。“六时半,除夕略治酒馔,颇有离别之感,盖大儿在南京,二、三、四儿在北京,而余及内子、次女在广州,全家分居南、北、中三区,离乱之忧,颇使人有挥之不能去者。”二是对家乡的情感,主要体现在朱希祖对于家乡战事变化及当地民生的关切,还有在战争中保存家乡历史文化所做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朱希祖在恶劣战争环境下依然不忘关心家乡的桑梓之情。“每联忆旧日家庭情况,及乡里故人情好,汉高祖所谓‘吾魂魄犹思故乡’诚至情之语也。”三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思,朱希祖对时局变化的分析,无不体现出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国家将亡,尚欲阋墙不已。共御外辱,已难图存,而割据者尚欲各怀私见,争欲自作附庸国主,其肉尚足食哉!吾国亡于武夫割据之手,一究其实,前途何堪设想?”四是国难危亡之下所表现出的民族情怀,他借历史阐扬民族大义,振兴民族精神。希望通过弘扬民族历史文化来鼓励民族复兴。“是故亡史之罪,甚于亡国。国亡而国史不亡,则自有复国之日。何则?其魂魄永存,则不能消灭也。”
《朱希祖日记》内容丰富细致,文字朴素平实,是个体对一个时代的记录。近年来随着诸多历史记载的深入挖掘,学界逐渐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关注微观个体在历史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大背景下曾被忽略的细节,从侧面表现出时代的特征,而对学人日记的进一步挖掘与阐释,必将对丰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上一条:【秦皇岛日报】图片新闻
下一条:【秦皇岛日报】无奋斗不青春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