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见鲜红的五星红旗就仿佛亲身经历那段炮火纷飞的时光,亲眼目睹那些投身革命的英雄儿女。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谈到“英雄”,如2016年2月赴江西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就曾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时光流转、英雄已逝,但诸位英雄身上多有相似之处。窥斑见豹,拟从陈伯钧的视角出发重温那个年代和那些英雄。
陈伯钧(1910.11.26——1974.2.6)是一位典型的革命英雄,他波澜起伏的一生堪称传奇。国民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开辟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先为120师359旅旅长,后任职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解放战争初期受命北上建立东北根据地,战略反攻后跟随东北野战军南征北战纵跨奔袭数千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时局动荡、战斗频繁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写出百万篇幅的日记,因此有着“军中日记第一人”的称誉。《陈伯钧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不仅真实的记录了陈伯钧在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转战祖国大地的行程路线,更是用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中共士兵在恶劣环境下奋勇前进,在炮火纷飞之际舍生忘死的英雄形象。
首先,由于日记题材的特殊性,执笔人可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嬉笑怒骂尽在字里行间。通过阅读日记,上将陈伯钧不再是冷冰冰的百度词条而成为一个有情感的“真人”。1948年底辽沈战役结束后,陈伯钧所在东北野战军接到命令入关助力华北战场。部队开拔的那一天刚刚过完他38岁生辰。上天如此巧合的安排使得陈伯钧欢欣雀跃,于是在日记中写到:“在我39岁的开始,就逢此由东北向关内大进军,能不为之欢欣鼓舞耶?”(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激动的心仿佛蹦出了纸张。随着中共战略反攻的开始,游击战被大规模大兵团作战所取代,由此军队建制和人员职位也随之变化。陈伯钧由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改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45军军长。日记中对于这次职位变化和心理活动也有明确记述:“虽到兵团将近一年,但这只是在战役指导上见习了一下,至于军队建设、军事行政管理,以及实际政策的接触,那还是差得很远的。这倒还是个学习的好机会,而且还更要勤奋地兢兢业业地去搞。”(一九四九年四月三十日)从副手指导变成军队一把手,如此大的变化使得陈伯钧一开始还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但凭借着执着无畏和乐观开朗的性格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衡宝战役时45军下辖的133师不仅没有服从命令还强行狡辩,陈伯钧大发雷霆怒斥“真是岂有此理”(一九四九年十月五日),可见他此时定是满腔的愤怒还暗含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激动、忐忑、愤怒等情绪变化使得陈伯钧的个人形象愈发饱满。
其次,细数英雄人物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有的特点——坚守党性。何为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的固有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其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日记中讲述了一个真实案例,有位刘科长行军途中他的母亲赶来与之见面,但是他对待母亲态度上有问题惹得老人家不快。陈伯钧在找他谈话时说“决不要当了几年共产党就不会当儿子。”(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五到十七日)坚决执行任务也是坚守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为了与国民党争夺东北接收权,先后派遣多支部队远赴东北,陈伯钧一干人等于1945年10月中旬从延安出发,历经艰难到热河后又发现交通受阻难以北上,但是陈伯钧等人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完成任务。他在日记中写到:“中央既有命令就应该不讲价钱地坚决执行。”(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坚守党性正是革命英雄共同的特征之一。
最后,在那段时光中除了枪林弹雨还有欢声笑语。战争虽然流血枯燥,但是军旅生活却可以丰富多彩。看话剧、打扑克以及闲暇时读些书。陈伯钧在日记中除了心理变化和战争场景外,趣味的娱乐活动也略有提及。活泼的词句给灰白的年代增添了一抹难得的亮色。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建国前的那段时光里,群星闪耀。仅以陈伯钧为代表,在此向诸多为新中国建设而奋斗的英雄人物表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上一条:【河北教育网】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新形式
下一条:【河北教育网】奋进前行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第二届学习强国挑战赛圆满落幕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