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极端重视和对东北大学师生的亲切关怀。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意义、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一流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一、坚守育人兴邦使命,深刻领会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教育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指引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指引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重要论断,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赋予高校育人兴邦的使命追求,充分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创造先进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心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高素质人才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妥善应对全球竞争挑战的迫切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人才培养制高点的作用,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支撑祖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更大担当作为助力国家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东北全面振兴重大任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牢牢抓住高素质人才这一战略资源,必须有一支战略科技力量扎根东北。东北大学是东北人民养育的大学,是在辽沈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大学,必须扎根辽宁、立足东北,与东北区域振兴发展互促互进、共生共融。东北大学要进一步明确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领域和主攻方向,强化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一顶一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先行先试,建成区域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着力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能力。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回信中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优势。着眼国家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汇聚政府、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各方力量,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需要各方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并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扎根中国大地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用,把三者有机结合、一体统筹推进,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形成高等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坚持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从教育科技人才成长的大规律上办教育,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把各方面积累的办学资源和优势最终转化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资源和优势。要抓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把握人才培养长周期性的特点,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更加重视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健全人格的培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人才自主培养,汇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维护国家利益、赢得未来发展主动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锚定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构筑面向现代产业体系的科学均衡的高质量学科体系。要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针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重大需求,推进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交叉学科紧缺人才。要实施一流学科培优工程,汇聚学科优势为人才培养搭建更前沿的科研平台,产出更高质量的知识创新成果,形成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全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定守正创新,努力展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担当作为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改革创新系统性重塑育人模式、提升育人质量。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到思想对标、政治对标、行动对标,以更大担当作为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厚爱。
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培育高素质人才核心素养。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擦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鲜明底色。要将学校百年来爱国报国的精神传承和红色校史资源贯穿育人育才全过程,内化为东大人的价值基因和核心素养,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东大人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推进产教融合,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一体化培养过程改革,加快推进专业转型升级,完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性、前沿性和国际化水平。要聚焦装备智能制造、流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资源高效绿色利用等专业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构建金属冶金材料全产业链人才培养联盟,实施卓越工程师等计划。开展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推进与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全方位参与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造就大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具有东北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动能和人才支撑。
加强科教融汇,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实现科研过程和成果与人才培养环节和内容的交融贯通,是科学研究范式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科研、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建成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大型科研平台、重大科研任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转型、企业生产需要,培养创新人才。要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转化,鼓励教师把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材、实验、实践等培养环节,以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突出人才引领驱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新时代育人育才、强教强国的动力来源和重要牵引。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6个方面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出深刻阐释。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人才强校作为核心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汇聚一批顶尖人才和一流学者,培育一批倾心育人的教学名师,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注入澎湃动能。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学院等办学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潜力。这就需要高校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目标责任制和内部评价,真正让内部评价体现办学理念并产生正向指引,形成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导向。要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和融合式教学,打造智慧校园,以信息化助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落实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学习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作者: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新闻来源:《红旗文稿》2023年第20期
上一条:【秦皇岛日报】产教融合促发展 校友经济创未来 东北大学校友企业家渤海经济合作发展大会在我市举行
下一条:【秦皇岛日报】助推河北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东大秦皇岛分校揭牌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