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专题新闻 >> 成长榜样 >> 正文

【成长榜样】奋楫笃行,臻于至善——记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学生张钧亮

日期:2025年04月09日    来源:关工委   作者:悉尼学院   编辑:齐芳 李子怡   关注:[]

【按语】扎根科创,屡破难题壁垒;心之所往,何惧道阻且长。张钧亮在逐梦路上,以勤为径,勇攀高峰,他是积极向上的青年代表,为同龄人树立了好榜样,以认真踏实、拼搏奋进的态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张钧亮,中共党员,来自河北唐山,现任悉尼学院通信工程2101班班长兼学习委员。他品学兼优,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均位于专业前列,曾任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悉尼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曾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取得佳绩,现已推免至天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学思践悟 青春奋进

大学期间,张钧亮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常常聚焦时事热点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给思想“充电”、为精神“补钙”。他顺利结业于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凭借扎实的理论素养在秦皇岛市“学习强国”挑战答题活动中荣获第十一名,还代表学校参加秦皇岛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张钧亮参与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与团队成员共同创作微视频作品《铁肩担道义,精神启后人》,荣获省赛三等奖。此外,他还加入了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将宣讲活动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在果岭湾社区,他与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用生动的语言共话红色故事;在崇德小学,他以雷锋精神为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在花厂峪村,他为村民们讲述英烈事迹,让红色精神在乡村扎根。每到一处,他都会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灵活调整宣讲方式,让宣讲内容更有针对性,让红色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宣讲事迹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影响力不断扩大。

服务同学满怀热忱

怀揣热忱之心,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张钧亮积极投身学生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担任班级团支书时,他精心策划各类团日活动,带领同学们学习先进思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信工程2101团支部连续三年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在担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期间,他牵头组织了“思享工坊”经验分享会、“东悉杯”辩论赛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此外,他还加入了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秦学”系列活动,包括秦学讲堂、秦学答疑坊等特色项目,为同学们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进步,在思想的碰撞中成长,为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热爱为引,为梦笃行

初入大学参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时,张钧亮被实验室中灵活运转的机器人深深吸引,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培训学习。凭借出色的表现,他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加入了学校“ROBOCON”机器人实验室。从那时起,张钧亮的梦想就是和队友们一起制作机器人,带着它驰骋赛场,与其他学校的选手一较高下。怀揣着梦想,他夜以继日地学习机器人相关技术,和队友们反复调试,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大二暑假,张钧亮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是张钧亮成长的座右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万事自为”的真谛,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着多彩篇章。

下一条:【成长榜样】困而弥坚 践履致远——记资源与材料学院学生张婷婷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