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百年爱国新传承 扬帆奋楫新征程

日期:2024年03月22日    来源:第十三届“人文东秦”校园文化原创作品主题征文获奖作品   作者:王艳梅   编辑:齐芳 周博   关注:[]

巍巍学府,百年华诞。在梧桐泛黄、枫叶飘红、麦浪翻滚的金秋时节,东北大学迎来了百岁诞辰。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百年风华正茂、扬帆奋楫。

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中提出,要“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传承的精神血脉。望历史星空,爱国志士熠熠生辉;跨时间长河,爱国之情绵绵不绝。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爱国礼赞。爱国是屈原“虽九死犹未悔”的千古绝唱;爱国是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伟大情怀;爱国是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扼腕叹息;爱国是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壮志难酬;爱国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壮志;爱国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悲壮;爱国是苗可秀为抗日奔走的视死如归;爱国是刘长春单刀赴会独闯奥运的勇气担当……爱国是前赴后继,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由此汇成了滋养东北大学百年持之以恒发展的不懈动力。

百余年前,华夏大地列强环伺,山河因之破碎,民族为之蒙灾。1923年,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在白山黑水之间高擎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以“培育英才、御侮兴邦”为使命。“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学被迫流亡,成为中国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一二·九运动,东大学子聚集示威,视死如归,书写了流亡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时过一年,东大学子为国请愿,游行街头,振臂高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点燃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导火线,成为爱国之路的重要一程。在抗日救亡的漫漫路途中、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中,东北大学师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主义情怀,砥砺出新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大学由办学救国到工业救国,贯穿其中的是赓续百年的爱国血脉。面对钒钛磁铁矿冶炼难题,东北工学院首任院长靳树梁义不容辞,带队攻坚克难,并发出铮铮之言:“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从而以科研团队的自身行动实践了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煤”班106名学子,主动请缨转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采煤专业。这个“为国转系”,甘愿奉献的先进班级,涌现出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位大学教授和60余位总工程师,为国家采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为国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东北大学爱国主义传统的具体呈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东大学子一直在爱国主义这条道路上躬耕不辍,一路高歌,并凝结成东北大学永不褪色的时代旗帜。

作为今年新入职的辅导员老师,恰逢东北大学百年盛典,可谓荣幸至极。横幅悬挂、红旗飘扬、标语醒目、鲜花锦簇,整个校园洋溢着爱国氛围与盛世喜悦。在校史馆,我了解到东北大学百年坎坷的爱国辉煌历史;在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我领会到“白山黑水”、“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校徽校训深层意涵;在新生大合唱比赛中,我体味到“东北大学校歌”的精神内在理念;在实验室里,我见识了东北大学工科的强劲实力;在体育馆,我亲历了东北大学百年华诞的盛世庆典;在军训汇演中,我见证了东大学子的昂扬斗志的精神风貌;在班级团日活动中,我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是爱国主义的时代彰显。我感动着,赞叹着,敬佩着,这是校园文化春风沐浴的陶冶,是东大爱国事迹的一种心灵震撼。“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这是校歌的精髓,也是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进一步深化。从爱校、爱乡到爱国,乃至爱全人类,这是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深层诠释,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当代回响。对“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追求,成为烛照百年东北大学不断奋进的明灯,更是新时代赋予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当代使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眸百年东北大学的历史画卷,无论纷繁乱世,还是祥和盛世,爱国主义始终根植在每一个东大人的精神中。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中,作为新老师,我定将秉承校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校风,以拳拳赤诚之心,化为点滴行动;以心中红星,扬帆奋楫新征程。

上一条:愿以寸心寄东大 且将岁月赠山河

下一条:家风有骨,“小家”以承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