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看东秦 >> 2025年 >> 正文

【中国网】青声童行,非遗润童心

日期:2025年07月31日    来源:中国网2025年7月23日   作者:夏岩   编辑:金子骊 齐芳   关注:[]

7月3日至14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声童行”非遗文化宣讲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天津“泥人张”彩塑、风筝魏及河北黄骅面花为载体,通过“线上教学+线下体验+理论宣讲”的创新模式,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童趣实践中落地生根,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理论铸魂:青年学子架起文化传承桥

实践团由9名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党团校学生干部组成,以“理论铸魂,童趣传递,双创传承”为核心理念。活动前期,团队联动天津、黄骅文旅部门,与三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深度对接,系统宣讲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共同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云端传艺:非遗大师与童心的隔空对话

7月9日至11日,三场别开生面的“云端课堂”接连开展——河北黄骅面花传承人在线演示面团调制技艺,秦皇岛服远社区的孩子们跟着捏制节庆面花,在面团的揉捏中理解“面食里的祝福”;天津“风筝魏”传承人直播讲解竹篾绑扎技巧,山海关海韵社区的孩子们动手组装骨架,在彩纸裱糊中体会“扶摇直上”的匠心;天津“泥人张”工作室的传承人示范彩塑上色,海逸社区的孩子们捏制彩泥小动物,感受“泥土里的民俗故事”。直播中,团队成员穿插讲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点,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时,悄然理解“文化自信”的深意。

薪火远播:跨越山海的文化接力

活动不止于三天的体验。实践团收集了孩子们的作品,连同制作原材料、手写鼓励卡片及精心剪辑的“分步教学视频”,一同寄往贵州山区小学。这份来自渤海之滨的礼物,既传递了同龄人的情谊,更让国家“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互鉴”的要求,化作孩子们手中可感的文化纽带。

知行合一:让文化根脉在青春实践中绵延

当彩泥在指尖塑形、竹篾在掌心挺立、面团在手中幻化,孩子们触摸的不仅是非遗技艺的温度,更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实践团以青年之力串联起传承人的坚守与孩童的向往,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做中学、学中悟”的过程中自然流淌,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

这场跨越地域的文化接力,既是青年学子对“双创”理念的生动践行,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守护民族根脉的使命担当。未来,这份由青春力量点燃的文化薪火,将继续在创新传承中燎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永恒魅力。(供稿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声童行队)

相关链接 http://ent.china.com.cn/web/news/detail2_2025_07/23/4521999.html

下一条:【团结报】李子怡 衣伟萍 董劭伟:深化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史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