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看东秦 >> 2020年 >> 正文

【秦皇岛日报】为每一个人的未来做准备

日期:2020年10月19日    来源:《秦皇岛日报》2020年10月19日B4版   作者:张玫   编辑:齐芳   关注:[]

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过每天走过的道路,盲道有没有被车辆侵占?您是否也曾留意过,进出楼道时,台阶处的斜坡前有没有阻碍?或许,在匆匆如你我的眼中,这样的景象只是随意一瞥,但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来说,这些都是保障他们通行安全的服务设施。

无障碍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优化城市居住环境,便捷居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城市人文关怀。秦皇岛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更有利于吸引游客前来,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为每一个人的未来做准备

本报记者张玫

近日,2020年“青年中国行”第八届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二十强入选名单(自主课题)公布,由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以下简称“东秦外语学院”)学生团队申报的课题《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利用的探索——以秦皇岛为例》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20强。课题以实地考察的形式,探索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利用状况,以及现实中阻碍无障碍设施顺畅使用的因素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我市无障碍设施完善、关爱弱势群体贡献了一份青春的力量。

关爱,从身边点滴处入手

很难想象,这样一项涵盖面广、专业度极高的课题调研团队,竟然由5位刚满19岁、美貌与智慧双“扛打”的小姑娘组成。

“选择这个课题的初衷其实就是来自于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甚至被人忽略的一些小事。例如,一些靠轮椅出行的人,在没有坡道的台阶前举步难行,盲人在没有盲文标识的电梯间里不知无措,老人在没有扶手的卫生间里蹲起非常困难……”杨卓是东秦外语学院2019级学生,也是这个团队的队长。今年3月,因疫情被困在家的5位姑娘,在“云端”定下了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利用的探索。

在前期申请策划、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等准备工作就绪后,5位姑娘开启了她们“乘风破浪”的调研之路。

“提到无障碍设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给残疾人准备的设施。事实上,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或弱势群体通行安全、使用便利的服务设施。”为了这项的课题调研,5位姑娘利用两天时间,实地考察了我市购物中心、景区、社区及街道的无障碍设施,并参照《无障碍设计规范》逐一比对测量,初步了解了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及利用的情况和问题所在。除了实地考察,姑娘们还通过采取线上问卷发放和线下随机采访的形式,针对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看法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

“线下走访不是很顺利。”团队成员王天施说,队里5位成员都不是本地人,别说熟人,就是路她们都认不全,只能拿着资料去商场、街头、社区找人询问。“经常是刚开口说个‘您’,‘好’字儿都没说出来呢,就被人拒绝了。”王天施说,那段时间天气也不好,总是下雨,冒雨到了调研场所,跟10个人说话被10个人拒绝,“那滋味真是难受。”每每受挫,几个姑娘便聚在一起,碰个头,鼓个劲儿,然后再各自迎接新一轮的“碰壁”。

坚持总能带来收获。在走访了近300名市民,获取了足够的数据后,她们发现,有21.1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于无障碍设施完全不了解,38.98%的受访者认为无障碍设施只是专门为残疾人群体服务的。市民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认知,的确存在诸多误区。

责任,在亲身经历中体会

“秦皇岛作为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旅游城市、全国最具爱心城市,无障碍设施的顺畅使用是提升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申请策划到协助团队联系相关工作人员,东秦社科院院长董劭伟作为此项调研的指导老师,对于学生的想法和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直以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始终注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东北大学总校统一部署下,东秦分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次调研组与指导老师的合作,便是董劭伟老师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思政课上,与学生的交流所得。“我们鼓励在校大学生通过暑假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活学活用到课堂下的实践中,亲身感知社会,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董劭伟说。

“调研期间,我们发现调研场所都具备基础无障碍设施,但存在着诸如部分设施缺失、老旧损坏和被不文明占用等现象。”队员张煜琳说,通过对比考察的各个场所她们发现,公共场所设施的完备程度要高于社区,新建场所的设施完善程度要高于老旧场所。从各无障碍设施类型来看,电梯的无障碍设计完备程度要低于其他类型的无障碍设施。

带着这些疑惑,8月20日开始,调研团对我市残疾人联合会及海港区市政工程管理处进行了走访。

“说到无障碍设施人们第一想到的是给残疾人用,其实不是。孕妇或者两岁以下的小孩,他们都需要有这样的设施,但是很多建筑是不具备基本的坡道的,这就需要后期再造。”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王丽萍说:“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孩子,我们和孩子也都会变老,变得腿脚不灵便,变得行动受限,所以现在这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其实就是在为每一个人的未来做准备。”

“咱们秦皇岛很多新建的道路,都是符合无障碍设施要求的。不仅道路,一些老旧小区里的人行道经过改建,都改成了带有盲道的道路。”海港区市政工程管理处徐春晓说,不仅道路,一些社区食堂也已经修建了盲道。“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车辆停放不合理,导致盲道被占。针对这些现象,相关部门也在努力解决,给共享单车划出了专门的摆放位,汽车占用盲道会受到交通部门的处罚。”

美好,在潜移默化时开花

通过多样视角,东秦无障碍调研团队渐渐探索到一些有关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进步与不足、价值与意义。期间,团队共形成四千余字调研报告一篇,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推送共计26条,在学校、大学生网报等平台投稿共计5篇。

近日,2020年“青年中国行”第八届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二十强入选名单(自主课题)公布,《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利用的探索——以秦皇岛为例》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二十强。

“青年中国行”活动由中华青年精英项目与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周刊》杂志社组织开展,面向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和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截至2019年,“青年中国行”有230多所高校参与,8541支团队报名,诞生600个优秀方案,近170支团队深入调研。此次“青年中国行”全国高校范围内评选出了百强入选名单、二十强入选名单。

对于此次出色的调研选题制作,老师们倍感惊讶的同时,也为优秀的学子们骄傲。从培养的理论角度出发,老师只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鼓励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位姑娘不仅将实践工作做得头头是道,更凭借详尽、专业、可行性强的调研报告入选“青年中国行”20强,这是对她们不懈努力的最好回馈。

“当代大学生通过学习,关注社会,关爱周边,这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从选题之关键词‘秦皇岛’来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对‘第二家乡’的倾心可见一斑。”东秦外语学院院长赵玉荣说,奉献精神的形成,单靠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心里种下这个意识,就要让学生参与到身体力行的关爱当中。

调研的最后一天,杨卓在公号写下自己的感触:“调研虽结束,长路仍漫漫。愿在未来,每一座城市都会更加人性化、更温暖、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加美好。”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上一条:【河北教育网】一场特别的思政课:港城抗疫英雄走进东大课堂

下一条:【秦皇岛日报】抗疫医护代表走进大学思政课堂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