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家虽清贫,不坠青云之志;学海无涯,苦耕会有所成。韩思诚以“逆境压不垮,困难磨不磷”的坚韧,在困顿中砥砺品格,在学业上精益求精,在科创中勇攀高峰,在奉献中彰显担当。他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实干诠释青年责任,为广大学子树立了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成长榜样。
韩思诚,中共党员,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102班班长。他品学兼优,学业成绩(GPA 3.9198)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科创奖学金。他勇于创新,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赛等赛事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他热心奉献,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20小时。凭借优异表现,他获评了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团干部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标兵、十佳双创之星,院级青年科创标兵等荣誉称号。现已成功推免至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逆境奋楫 不坠青云之志
韩思诚出生于安徽蚌埠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因常年劳累导致健康状况不佳,多次手术花费了大量家中积蓄。面对生活的重压,韩思诚未曾消沉。“美好幸福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去追求的”,他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更用行动践行着这份信念。与此同时,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给予了他关键支持,辅导员樊灵伟老师更是时刻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引导他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学生干部。从大二起,他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清扫实验室、担任助教等多份工作,独立解决个人生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他不仅自立,更用自己积攒的收入为父母更换手机、添置洗衣机,以实际行动表达孝心。用不懈的努力扛起家庭的责任,用勤劳的双手播种希望的果实,这份在逆境中展现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他奋斗路上的重要支撑。
勤学钻研 星光不负韶华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韩思诚深知,唯有学识才能改变命运。他惜时如金,工学馆的灯光见证了他无数个刻苦钻研的夜晚,22:40的闭馆铃声是他每日离去的信号。这份坚持与自律,换来了他始终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和连续两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他同样步履不停。自2023年加入东北大学机器博弈实验室以来,他专注于亚马逊棋、点格棋等复杂策略游戏的研究,基于AlphaZero模型进行创新性改进,通过优化搜索算法和策略网络,在提升人工智能的决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展现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潜力与创新思维。凭借扎实的学业基础和较强的综合素质,韩思诚在推免过程中,获得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学府的青睐,最终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深造。
锐意创新 勇攀科创高峰
韩思诚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屡创佳绩。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他先后斩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主巡航项目)国家级一等奖、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赛算法应用赛国家级一等奖、计算机博弈大赛(点格棋项目、亚马逊棋项目)国家级一等奖2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目标射击项目)国家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等7项荣誉。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他负责目标识别与路径规划,巧妙结合YOLO算法与迪杰斯特拉算法,成功攻克挑战。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历练与成长,他不仅提升了技术实力,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成为算法精英赛和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应用赛的负责人后,他带领学弟学妹们继续专注于技术上的攻坚克难,鼓励成员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争取更多荣誉。
挺膺担当 热忱奉献青春
作为班长,韩思诚始终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他积极组织班级活动,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业和生活难题,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作为专业资料群的管理员,他总是在期末前分享自己整理的复习资料,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在党支部活动中,他总是率先垂范,带头参与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志愿服务是他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20小时。从第八届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到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从学院教职工运动会到“海边行”海滩清理活动,处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新时代青年不仅要追求个人发展,更要用所学回馈社会。”韩思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信念。
展望未来,韩思诚希望投身教育事业,立志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并继续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探索,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下一条:【成长榜样】以梦为翼 笃行担当——记管理学院学生吴圣堃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