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我校第一时间开展了对新《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出台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在此背景下,宣传部策划推出“过好‘紧日子’ 谋划‘好日子’”系列报道,聚焦学校在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工作举措与改革探索,展现全校师生共建共享节约型校园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首期报道专访学校党委书记张玉宝和校长赵勇,聚焦制度建设顶层设计,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我校《实施细则》的出台背景、核心要点及实践要求,为全校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拧紧制度螺栓 传承优良传统
制度创新,彰显治理智慧。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是时隔近12年后,国家层面首次对这一条例进行修订。
张玉宝指出,与2013年版相比,新《条例》与时俱进完善了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通过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更新升级,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条例》的修订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标示着中国共产党治理智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
“要从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认真抓好新《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张玉宝表示,新《条例》以鲜明的导向将党中央“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庄严承诺,化作可触可感的制度实践,进一步强化了相关约束,让制度长牙带刺。“我们要吃透新《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紧日子’和‘好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把‘紧日子’过成一种常态,更要把‘紧日子’过出实效、过出智慧。”
从抚宁满井村的乡村校舍,到环境宜人的市区高校;从数量有限、设备简陋的办学条件,到设施完善、资源丰富的现代化校园,学校始终将过“紧日子”作为习惯和常态,坚持“小投入大产出”,秉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关键领域,在内涵式、差异化特色发展道路上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今天的秦皇岛分校,是在总校和上级的关怀帮助下,抢抓机遇、找准定位,靠着办学规模的一次次扩大发展起来的,更是靠着一批批师生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早已融入学校的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学校事业稳健发展的强大内核。而《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出台,正是对其的传承延续和创新发展。”张玉宝谈道。
结合当前如何过好“紧日子”、谋划“好日子”,张玉宝强调,学校已经迈进“建成与东北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崭新阶段,更加需要全校师生继续发扬分校“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抢抓机遇、敢闯敢干”的进取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健全完善厉行节约长效机制,进一步合理控制运行成本、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牢牢把握“有保有压、优化结构”的原则,用制度创新和精细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学校内涵式差异化特色发展的“刀刃”上,以习惯过“紧日子”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筑牢过“好日子”的坚实根基,让师生切实感受到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深化系统施策 压紧压实责任
我校《实施细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落实新《条例》各项规定、全面践行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重要改革举措,是学校对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进行的系统部署,是定规则、把方向的重要制度安排。
赵勇介绍,《实施细则》明确了“严格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从严管控三公经费,确保总量只减不增”“规范运行经费支出,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等8大领域20余条具体要求,健全了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工作领导体制,构建了由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单位协同推进的工作新局面。
如何保障各项措施执行到位?赵勇指出,《实施细则》提出了要构建和完善7项工作机制,包括全力探索成本分担机制改革,推进内控建设落实经济责任制,建立节约奖惩机制、自查自检纠偏机制、部门财务信息公开机制、常态化宣传机制、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同时还明确了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通过划定“安全线”、亮明“警戒线”,为各部门提供清晰的行为规范和执行标准。
将节约理念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是《实施细则》的鲜明特色。赵勇表示,《实施细则》规定了要通过完善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机制,实现“以机养机”的良性循环,降低运行成本;推进公用房资源配置改革,解决基层用房需求与有效资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提升公用房资源效能;加大闲置资产调剂、共享力度,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持续推进无纸化办公,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各类业务的申请与办理流程;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严禁“长明灯”“长待机”“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些举措既总结了前期经验,更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切实将厉行节约的勤俭作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
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也不是少办事、不办事的懈怠懒政,这既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考验,也是对其治理能力的检验。赵勇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在开支上做“减法”,在效率和服务上做“加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严格对照《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各项规定,严禁超标准的公务接待、差旅费报销、办公家具配置等,防止在各类节庆、表彰、展览、论坛、赛会、文体等大型活动中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坚决防治和纠正“面子工程”。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关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张玉宝表示,我校正以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务实之举锤炼办学智慧,以师生携手共创共享“好日子”的生动实践诠释育人初心。每一位师生员工都应将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内化为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争当勤俭风尚的自觉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让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文化基因在校园内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增添强劲动力。
下一条:我校大学生合唱团赴青龙满族自治县第四小学举办“环游·相约青龙”合唱音乐会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