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303会议室召开2023年度第十九次集中学习会议,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进行专题学习。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孙正林主持会议。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斌围绕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党委副书记武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的重大意义,先后进行了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就两个专题的学习心得,结合分管工作的落实举措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必须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与宪法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将法治融入、贯穿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爱国是东北大学的光荣传统和鲜明底色,要把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融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上来,切实肩负起新百年征程上东大人的时代使命。
孙正林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先后就全面依法治国、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等作出重大决策,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作出的重要指示,更是为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为加强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百年东大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有机结合,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
孙正林强调,认真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治理、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融入教育教学,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和“第二课堂”积极作用,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课堂教学和研究阐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宪法内容、法治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日活动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健全制度机制,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按照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总要求,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和《东北大学章程》,不断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建设,持续将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办学、管理的基本方式。要强化贯彻执行,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法治工作体系建设,持续规范学校法律事务管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孙正林要求,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要在扎实推进学习宣传上下功夫,引导全校干部师生认真落实规定的任务举措,深入挖掘秦皇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唱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要在努力上好“思政大课”上下功夫,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之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要在深入做好研究阐释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民族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研究阐释好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贡献更多学术力量。要在广泛开展教育活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校史馆、民族学博物馆、数字长城博物馆等场馆的育人功能,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站式社区”建设及“书院制”建设的关键内容,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的引领作用,努力营造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上一条:管理学院党委召开党员大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下一条:机关党委召开党员大会完成选举工作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