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伊廷锋教授指导的我校2021级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楠以“Insights on rational design and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of Mn-based cathode materials towards high performance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洞悉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合理设计和能量储存机理)”为题,在国际化学领域著名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24.833)上在线发表了关于水系锌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储能机理和设计策略的综述论文,是我校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之一。
摘要图 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策略
得益于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环保等特性,二次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已引起广泛关注。AZIBs的电化学性能受到正极材料的高度影响。锰(Mn)基化合物具有各种晶体结构和氧化态,其中大多数具有丰富的隧道结构和三维空间框架,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锌离子。此外,Mn基正极材料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低毒性等突出优点,使其成为锌离子存储最有前景的材料。因此,与AZIBs领域的其他正极材料相比,具有可接受的工作电压、高理论容量、低成本和开放晶体结构的Mn基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更实际的应用前景。然而,Mn基化合物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引起储能机制的不同,这导致电化学性质的巨大差异。此外,Mn基化合物的固有低电导性、锰溶解、结构崩塌、缓慢动力学等问题困扰着它们在AZIBs中的大规模应用。本文对AZIBs高性能Mn基正极材料的合理构建进行了最新的综述,系统地阐明了Mn基正极材料的储能机理,对形貌设计、表面改性、缺陷工程、结构调制等合理策略进行了全面总结,最后展望了AZIBs 锰基正极材料的挑战、未来发展和前景,该综述为AZIB用高性能Mn基正极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上一条:资源与材料学院在锌-空气电池氧还原催化剂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下一条:我校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参加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关闭】
图书 | 招生 | 研究生 | 就业 | 教务 | 人事 | 安全
东北大学总校 | 东秦主页 | 新华网 | CCTV | 人民网 | 光明网 | 中国广播网
冀ICP备05002793号-1
Copyright © 1987-201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闻网 版权所有